喜迎二十大 榜样在身边(八) | 集团驻村工作队:接续前行,留住远山美好生活

创建时间:2022-09-28

脱贫是迈向幸福生活的重要一步,我们要继续抓好乡村振兴、兴边富民,促进各族群众共同富裕,促进边疆繁荣稳定。

                                    ——习近平

2015年9月,按照云南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云南文投集团挂联红河州元阳县小新街乡小新街村委会,开展“挂包帮、转走访”精准扶贫工作。七年以来,云南文投集团切实履行国有企业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圆满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按照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实现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驻村工作队下足“绣花功夫”,因村因户因人分类施策推进帮扶措施,成为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暖心人,生活也越走越有奔头。

2020年1月小新街村委会实现整村脱贫出列,8月份小新街村顺利完成全国普查工作,云南文投集团脱贫攻坚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小新街村顺利脱贫摘帽、全村建档立卡户贫困户254户1148人全部脱贫出列,开启乡村振兴新征程。2021年至今按照统一安排,脱贫攻坚扶贫工作队与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于2021年5月进行轮换并完成工作交接,新派出4名帮扶工作队员开展驻村工作,2022年,云南省巩固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领导小组通报了2021年度省级单位定点帮扶考核结果,云南文投集团连续三年获得最高等次“好”的评价。

元阳县小新街乡小新街村

小新街村距离省会昆明400公里,车程5小时。最后1小时,商务车以不超过30码的速度专心对付曲折盘旋的盘山路,全车沉默,所有人努力平复颠簸给人体内耳前庭带来的晕动刺激。

云南文投集团现任驻村扶贫队队长郝晶在村口迎接,一顶草帽,一身运动装,是他的日常工作服。我们刚经历的路途,在他一年多的扶贫工作中,已经来回十多次。对于上一任队长李凤军,则是六年时间,不可计数;对第一任队长兼新农村指导员段宝明,更是早以他乡做了故乡。

我眼里的悠悠红河,是建水的古井朝阳,是弥勒的葡萄香汤,是滇越铁路的历史绵长,我眼前的小新街村,也颇具一派自然田园山居风光:炊烟袅袅,满目皆绿,村里的走地鸡啄食着草籽,大黄狗亲热地蹭郝晶的裤腿,也朝我手里试探地张望。

七年前的小新街村,却还不是这样。

元阳县小新街乡小新街村

小新街村是红河州元阳县90个深度贫困行政村之一。距县城84公里,平均海拔1650米,属高寒山区。全村辖13个村民小组,有农户599户3248人,居住有哈尼族、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是集边疆,高寒山区和少数民族为一体的行政村。全村国土面积1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213亩(水田862亩,旱地1351亩),林地面积825亩、其它农业用地面积2647亩,人均耕地0.8亩。经济以种养殖业和外出务工收入为主,2016年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254户1148人,贫困户人均收入2745元,贫困发生率为35.34%。

元阳县小新街乡小新街村

贫困面之大,程度之深,让以文化为主业,不具备三农产业基础,对扶贫工作毫无经验的云南文投集团大感棘手。住房难,产业就业收入难,教育素质提升难,农村环境卫生整治难成为小新街脱贫攻坚最大的拦路虎。

元阳县小新街乡小新街村街道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为人民服务也不止是唱歌跳舞。”集团领导一锤定音,剧院工作人员、普通行政文员、舞蹈演员、杂技演员纷纷站了出来,由当时的新农村指导员段宝明挂帅,李凤军、杨颂主动请缨,成立了第一届驻村扶贫工作队,队员们立下“小新街村不脱贫我们就不回来”的誓言。

驻村工作队开展摸底及宣传工作

离开繁华的城市和灿烂的舞台,队员们进驻大山,和村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用心用力用情扑在工作上。

作为云南文投集团派驻红河州元阳县小新街村原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李凤军,自2016年2月驻村开展扶贫工作以来,始终牢记集团党委的嘱托,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群众的事情当成自家事,把困难群众当成自家人,在五年的驻村工作中,李凤军同志与驻村工作队,小新街村广大群众一道,采取扶持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农危房改造,人居环境卫生整治,教育扶持等一系列措施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他的坚守与付出也得到了当地人民群众和党委政府的一致好评,荣获了云南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驻村工作队全力帮助小新乡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2017年小新街村低保户李大爹患白内障失明,其子行动不便,李凤军主动带领李大爹到昆明就医,跑前忙后亲自照料,在小新街传为佳话;当了解到小新街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陈习练想跑物流运输,工作队主动上门服务,帮助申请政府贴息贷款、寻找货源,如今陈习练因地制宜通过开展物流运输,年收入近十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2019年小新街村孤儿小杜辍学在家,李凤军为其办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并每个月资助600元助其完成学业;2020年2月,新冠肺炎疫情突发,李凤军作为元阳县第一个返岗驻村的扶贫队员,大年初四就回到工作岗位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排查599户3124人,设立卡点24小时值守。

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委县政府发来的感谢信

2020年6月,云南文投集团收到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委县政府发来的感谢信,县委县政府代表元阳县45.8万各族群众对集团多年来,始终心系元阳、情牵元阳,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智力帮助元阳脱贫攻坚工作的关心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危房改造前后对比

感谢信中写到,“这些年,我们共同见证了元阳发展质效越来越高,城乡面貌越来越新,生态环境越来越美,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升,见证了贵公司与元阳守望相助、凝心聚力战胜绝对贫困以及在脱贫攻坚战中结下的深情厚谊。”

受灾草果恢复前后对比

驻村工作队进村入户与乡亲们谈心交流,闲话家常,结下异姓兄弟姐妹的真挚情谊,与老百姓这份难以割舍的牵挂,让驻村扶贫工作队感悟到,乡村是中国城乡社会发展质量的最终标尺,是中国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最后一道“门”,乡村是中国社会文化的根基,秉承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之“魂”,作为文艺工作者,和扶贫工作者,我们要做好一个“守门人”,实现乡村振兴的全面完成,也要继承传统,使中华民族的精神留下时代正能量印记。

驻村工作队向困难群众发放家用电器

当小新街村这个名字,从A4纸上的建档材料,文件里的通知精神,会议上的反复讨论,变成扶贫队员共同挥锄的兄弟,变成结对帮扶熟悉的面孔,变成云南文投集团全体干部职工餐桌上的红米、米线、鸭蛋、豆腐、莲雾、菠萝,它在云南文投集团,有了新的定义:那是大山那边,远方的“另一个家”;那里的599户人家,成了云南文投集团全体干部职工口中的“乡亲”。

驻村工作队进村入户召开产业发展座谈会

现任扶贫队长郝晶说:“城市和乡村确实在生活水平上存在差距,但是这种差距并不是城乡的本质,乡村的价值需要从更高层面才能够重新认知。从历史的角度看,从人和人应有的平等权力来看,乡村振兴,是一场完全平等的对话。乡村和城市,未来只是一种生活区域的选择、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一种生活态度的选择。而选择权,在我们自己的手上。”

野生茶示范种植基地

他身后,是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体战略要求,落地的野生茶种植示范基地。

驻村工作队积极推行种植试点,为村民发放豌豆种子

“这样的茶叶,送到任何一个茶庄,都是上品,城市的绿化带长不出这样的茶叶,城里人向往的生活,往往归结回到乡村。”是的,手里捧着一位大姐送来的热热的石磨豆浆,也许每个中国人内心深处最柔软的情感,都来自土地,来自乡村,来自青山绿野。乡村,或许是距离我们的心最近的地方。乡愁是中国人对家乡的特有感情。游子“叶落归根”,商人“衣锦还乡”,官员“告老还乡”。南怀瑾说:“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八万里悟道,终究诗酒田园。”。古往今来,从贩夫走卒到文人雅士,从乡野渔樵到庙堂乌纱,心归之处无非“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乡村振兴,不是施舍,不是给予,是我们一起为了未来的自己多一些生活的可能,是我们一起为了960万平方公里上遍地开满幸福之花,是我们携手并进,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圆一个乡愁之梦,不漏下任何一个人。

从全面脱贫,到巩固脱贫成果,再到乡村振兴,云南文投集团扶贫队员接力棒顺次交接,责任却没有交接。“地无三尺平”的小新街村,成了他们放不下的牵挂。

乡村振兴,是一场关乎国家、关乎历史、关乎未来的大战略,也是他们每个人心中的志向。然而,红河州小新街乡小新街村,具体又完整地承载了云南文投集团对乡村美好生活的期望。云南文投集团从认知小新街村为起点,用善意的呵护重新思考乡村的内涵,用细腻与耐心重新培育乡村的自信。

终点会在不远处,云南文投集团与小新街村的相遇,也将成为一段“身在绿水青山,心已轻歌曼舞”的故事,成为“坚定文化自信,创造美好生活”的别样美丽注脚。

 

 

责任编辑:苗鹏

本期编辑:韩流

通讯员:杨茜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