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责任与担当为己任促使文旅产业做大做强

创建时间:2019-11-21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体育、信息、物流、建筑等产业融合发展是我国大力扶持发展第三产业的新要求、新模式、新突破,这对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升级、转型和业态重塑有着重要意义。现阶段,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重要论述,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是文化工作与文艺创作的内在要求。在科技与艺术融合、文化与旅游融合的“双融合”背景下,发挥国企综合功用,自觉担责、勇于担当是维护文旅产业之“魂”的保障,是完成这一历史使命之“根”的保障,是“中国梦”在文化旅游产业领域得以实现的保障,是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之“路”的保障。

以重组混改为契机加快文企转型升级助力云南文旅全方位提升。云南作为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有着极为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华侨城集团作为央企主动响应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积极抓住云南作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桥头堡的全面开放新机遇,勇担国企社会责任,深入推进企业改革发展新战略,探索企业创新发展模式,主动承接国家战略为全域旅游破题,助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2017年,华侨城与云南省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战略重组云南世博集团、云南文化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云南文投),深度参与云南全域旅游开发,助力云南旅游全方位提升。集中央企的优势,提供资金、资源、管理支持,健全云南文投的市场化经营机制,增强企业活力,提升创新发展的能力,增强企业自身造血能力,从而为云南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带来大资金支撑、大企业带动、大品牌效应的发展新局面,这不仅仅是股权投资的成功案例,也是央企责任担当的体现,更是以国家力量做强、做大文化企业的有效实践。

高效的组织架构和流畅的运作是发挥国企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重要环节。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文化产业已经成为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新动力。企业的混改重组,组织内部结构得到调整优化,有利于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更好地发挥国有企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中的作用,推动国有资本支持文化企业做大、做强、做优。华侨城集团内部全面实施GGS薪酬体系,深度改善薪酬激励机制;优化人才选拔机制,加大培养年轻干部,集团中层管理人员实行竞聘上岗,人力资源软实力大幅提升。逐步形成总部与下属子公司“1+N”的组织架构模式,通过整合全国50多个城市的综合资源,着力构建“集团-战区-项目”三级管控体系,促进集团从“管资产”向“管资本”转变的战略管控模式落地。其跨越式发展、断崖式考核、市场化薪酬的考核激励机制极大调动了广大职工积极性,使得职工工作业绩显著增加,一些有操盘经验的优秀人才得以进入集团。

充分发挥民族文化资源要素基础性作用。文化资源的开发与整合是提供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前提。在这个过程中,既要能够满足商业化需求,又能较为完整地保留文化资源的属性和基本特征,在文化和产业之间建立“缓冲区”。中国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与时代同行,认识生活、认识时代、认识世界,将自己的认识和理想传达给人民,从精神上启迪人、激励人,创造美好生活,推动社会进步。与华侨城重组后,云南文投综合实力大幅提高,演艺板块影响力不断扩大,《梦幻腾冲》、《丝路传奇》营业收入和品牌影响力扩大、大型歌舞剧《阿佤人民再唱新歌》、电视剧《突击再突击》和《都是一家人》获得广泛赞誉、原创舞台剧《我的青春在联大》实现国内巡演、承办中尼跨国春晚、助力云德宏国际泼水节等系列大型演出活动,2019中国•昆明郑和文化旅游节灵动再现了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进入新时期,华侨城战略转型初露峥嵘,景区赋能管理成绩斐然,“全产业链、全要素、全区域、全天候、全季节”的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得到了业界的一致肯定。

实现科技创新和品牌效应“双轮驱动”。作为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形态,以“文化+科技”等为代表的融合模式正激发出无限活力文化与国民经济相关产业加速融合发展,跨界融合已成为文化产业发展最突出的特点。基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新型文化业态成为21世纪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动能和新增长点。今天,以互联网为手段搭建市场化平台,“泛娱乐+综合体+特色产业”、“内容创意+科技元素+资本运作”等地区发展新模式纷纷涌现。2018年,华侨城继续以金融支撑互联网产业为布局,以旅游与互联网的协同盈利模式为导向,旗下投融资平台综合运用银行贷款、债券、基金、资产证券化、信托等手段融资约1400亿元,积极为各地区项目落地和开发建设提供融资支持。战略入股同程旅游、盛大游戏等互联网企业,参与江苏国信增发成为其第二大股东,引入网易手游《第五人格》,形成对华侨城旅游产业渠道端和内容端的重要补充。通过产品创新、技术升级和广泛布局,华侨城在全国多地陆续推出农业、科普、动物等类型的主题公园新产品,不仅为全国各地游客带来更多元化的产品和体验,也有效丰富和完善了华侨城的主题公园产品线和产业版图。

将文化特色、旅游资源和城镇化建设三位一体高度统一。深入贯彻“文化+旅游+城镇化”的政策,以文化为核心,通过对文化产业及相关新兴产业的导入,提升城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实现当地产业转型升级。在过去的几年里,华侨城深耕“文化﹢旅游﹢城镇化”的发展模式,主动升级改造各地特色文旅小镇。通过央地联动、优势互补,把央企的资金优势、管理优势等,同云南地方企业的资源优势、平台优势进行整合,通过战略重组、资源共享,助推云南旅游实现跨越式发展。2018年,华侨城为响应云南省“大项目带动、大资金介入、大企业引领”的号召,参与云南旅游开发,创新改变旅游方案,打造中国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样板。“云南大会战”传递华侨城推动中国文旅产业发展的战略定力,践行华侨城人对云南这方美丽土地的热爱和付出,彰显全集团建设最美云南的信心和决心。以“文化+旅游+城镇化”“旅游+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发展模式,结合三十余年文旅经验,全方位开展特色小镇、美丽乡村的建设,助推云南全域旅游大开发,秉承“共享、突破、落地”方针,积极成为央企与地方国企混改的示范样本。

坚持“文化走出去”,提高国际影响力。文化是一个族群、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世代传承、演化延续的生命基因,是人类价值认同、思维习性、生活方式的集中体现,文化的交流互鉴,可以进一步拉近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的距离,有助于消解异文化间的差异。文化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更需要突出中国文化元素,中国创意、制定契合项目落地的策略,让项目所在国的消费者更好的接受中国文化。“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近年来,华侨城旗下云南文投积极开展与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的文旅项目合作,不断扩大文化交流合作项目,取得了卓越的业绩。2010年在中国文化部和柬埔寨文化部共同支持下,由云南文投集团投资打造的《吴哥的微笑》歌舞演出项目,成为宣传柬埔寨国家历史与文化的一张名片,被柬埔寨国家旅游部授予“杰出旅游服务贡献奖”,这是迄今为止唯一获此殊荣的在柬外国企业。该项目进一步加强了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加深了两国人民之间的情感交流。

通过合作共享联盟,实现经济创新转型。2018年11月26日,华侨城策划规划联盟大会在上海总商会旧址召开,会议提出了“快速融入共享经济的新阶段、搭建产业联盟平台”的概念,华侨城通过文化产业联盟、互联网金融联盟、特色小镇联盟、地产联盟、酒店联盟、文化馆联盟、旅游联盟、博物馆联盟、餐饮联盟、基金联盟等,搭建产业共享平台,建立合作共享机制,实现强强联合战略补差,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通过市场化手段,整合多种方式,不断调整提高整体资产周转效率,为文旅建设提供有力保障。这不仅体现了华侨城作为央企,始终主动拥抱市场的决心,同时也是华侨城集团在创新发展模式下,以合作谋发展,以共享促合作的模式,做强产业发展力量,整合行业资源,由此形成“合作—共享—发展”的闭环,推动整个行业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路径,体现着华侨城引领文旅产业融合的坚定信念,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文化产业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是各发达国家竞相抢占的战略高地,是多国经济发展的新亮点。这是文化企业最好的发展机遇,也是文化企业最大的历史挑战;作为全国“文化旅游类企业10强”的华侨城和全国十佳文化品牌企业、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云南文投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弘扬、发展、创新方面更应该承担起时代赋予国有文化企业旅游的新使命。国有文化企业的实力、责任、情怀、担当,是实现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有效途径,更是推动中华文明走出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浏览量:0